科普云课堂肺活量知多少带你解锁呼吸系
孩子在家不用愁 思明科普帮你来支招! 思明区科协联合厦门科技馆 特别推出针对4-6岁学前儿童的 #科普云课堂#之“防疫”steam亲子活动课每期将通过2-3个问题以亲子互动方式,轻松get科普知识!本次线上亲子活动通过“STEAM”的活动形式,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孩子通过科学、计算、建模、绘画等多维度的学习方式,以记录、观察、动手、表述等形式对疫情能够有简单认识,同时增强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崇尚科学、乐于奉献的共情能力。 第一期:认识冠状病毒 第二期:如何预防病毒 第三期:了解呼吸系统 第四期:如何战胜病毒 本期课堂的主题是“了解呼吸系统”,前两期我们了解了新冠病毒和预防病毒的知识,本期需要引导孩子认识身体内部的呼吸系统从而深入理解各种预防措施,通过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保护三个部分让孩子认识到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要爱护它。 物料准备 场地:一个可以做实验的空间 材料:纸、笔、矿泉水瓶、脸盆、吸管、气球2个 家长准备 1、和孩子一起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并绘图; 2、一起完成肺活量测试、制作呼吸模型; 3、订制保护呼吸系统计划表。 孩子准备 倾听——倾听的过程要专注,并能模仿学习 观察——通过小实验,观察和描述现象 动手——尽可能的独立完成模型制作 分享——能够理解为什么要爱护我们的肺 Question1 如果我被感染了 是哪里生病了呢? Answer 新型冠型病毒肺炎 其实就是肺部发生病变 科普 小贴士 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大量肺泡损伤和进行性呼吸衰竭。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构造、潜在治疗方案以及传播途径,但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该病毒如何破坏我们的身体,从而“对症下药”。 科学 小任务 引导孩子通过小游戏和绘图,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 1、“屏气”游戏:和爸爸妈妈深吸一口气,看谁憋气的时间长。 2、从人体器官内部图中,先找出自认为是呼吸系统相关的器官。 3、家长在孩子猜想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和介绍。 4、进行呼吸系统的绘图,能够画出鼻子、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Question2 那在呼吸的时候 呼吸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Answer 简单的说局势“气体交换” 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科普 小任务 1、通过简易肺活量测量器,学会测量肺活量的简单方法。 实验现象:当我们向瓶子中吹气时,瓶中会出现大量的气泡,呼出的气体将瓶中原有的水挤出。被挤出水的体积就是吹出气的体积也就是被测人的肺活量。实验结论:不同年龄的孩子,肺活量不同;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大小也不同。现象分析: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学龄前儿童的肺活量在-ml,成人的肺活量一般在-ml,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ml。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2、引导孩子体验深呼吸,并说说身体变化感受。 3、跟随下方视频,一起做个简单呼吸系统装置。 实验现象:用气球模拟肺的呼吸,瓶中气球相当于肺,绷在瓶底的气球相当于隔。 实验结论:隔是胸腔底部的一块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 现象分析:吸气时,膈肌收缩,肺也随着扩张,就像实验中底部的气球往外拉,瓶中的气球就会鼓起来 4、提醒孩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jbzz/14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晚饭吃多少,可能决定你生什么病活多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