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家庭教育科普采访会日前在贵阳举行。医院消化科主任、科研科科长朱莉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轮状病毒感染是五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接触传播,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有一个特点:年龄越小症状越重,首次感染比再次感染更容易导致严重的胃肠炎症状。”朱莉说,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季,俗称“秋季腹泻”,6月到24月龄婴幼儿是高发年龄段。

轮状病毒侵犯胃肠道,除引起发热、呕吐、腹泻这些消化道的症状之外,病毒进入血液之后会引起病毒血症,同时会导致多脏器的损害,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胆等,都可能由于病毒的侵犯而导致脏器损害。

朱莉说:“婴幼儿的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机体的保护力比较弱,所以年龄越小,比如说在6个月以内被感染的患儿,往往症状比较重,多脏器的损害风险更大,轮状病毒的高发感染多半是发生在2岁以下的。”

朱莉建议,宝宝6周龄起就可以开始进行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同时,预防儿童疾病,孕妈妈的科学认识很重要。医院孕妇学校,了解0岁到1岁的传染性疾病、高感染性疾病、高发生率疾病以及预防措施。”

(贵州综合广播王亘图片:樊娟)

本文来源:贵州综合广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jbzz/1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