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人脚趾叠压变形,晚年又裹脚
虽已是古稀之年,71岁的张奶奶身体也算硬朗,可近日由于脚痛被迫走路一瘸一拐,让老人家忧心忡忡。不为别的,正是脚上的大骨拐(拇外翻)和变形的脚趾头,开始“联合起来”隐隐作痛了。在老伴的陪同下,张奶奶来医院微创拇外翻科就诊。 30年间右脚“长”大两码 脚趾变歪还叠压二趾,疼痛难忍 张奶奶见到微创拇外翻科李振主任后,讲述自己30年前就有拇外翻,那时候仅仅是右脚拇趾外侧有个疙瘩,只要穿大一码的鞋,走路还是没有问题的。后来她慢慢发现这疙瘩越来越大,近几年大拇趾也开始变歪,之前大一码的鞋子早已经“容纳”不了大疙瘩,经常磨得疼,于是鞋子又加大一码。就这样,30年间,右脚“长”了两个鞋码。而且大拇趾歪的越来越厉害,叠压到了二趾上。这不,最近开始疼的走不了路。穿大码鞋、烫洗、按摩等各种能想到的方式都试过了,没有好转,只得求医。 解决疼痛心急又切 微创手术让老两口一拍即合 拍过右脚的片子后,李振主任给张奶奶详细分析了病情,拇外翻角度37°,属于重度,并有拇囊炎。张奶奶治疗心切,略有心急地询问李主任:“我就想着走路能不疼了最好!可我这岁数的,开刀动骨头还能行吗?这手术了,得在床上躺多久?。。。。。。”作为主刀医生,李振主任非常明白张奶奶的心情,耐心地给老人家讲解微创手术方案,当提到通过微创手术不仅可以解决疼痛,还可以矫正拇趾畸形,做完手术能自己下地走路、不需要卧床时。张奶奶和老伴儿一拍即合:要不咱今天就手术! 老人家手术要求迫切,李振主任给予理解的同时,又把手术方案、术后注意事项等给老人全面细致地讲述了一遍。 手术室里“二十分钟” 安全局麻“裹脚”,感受快速治疗 做好相关检查后,张奶奶在局麻下接受右脚的拇外翻微创手术。话说张奶奶这一辈子还是头一回进手术室,本以为这手术得在台上趟好久。结果只用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李振主任就告诉老人家手术顺利结束了,术后的右脚被厚厚的纱布缠裹起来。“这手术真是快,下了台就能自己走路,要不都说现在的技术条件好呐!” 术后特色手法包扎 术后自己行走 虽然张奶奶还是有些不习惯被“裹”起脚来走路,她知道,后期的恢复,全都靠这纱布的功劳了。说到术后采用特色手法绷带包扎,不打钢钉。张奶奶还说了句玩笑话:“打小儿没挨上裹脚,医院用纱布给裹起来了!好在这脚裹完了,就能健健康康地走路了!” 您 医院足踝外科成立于年3月,是华东地区较早成立的专业治疗足踝方面创伤、畸形与足病的专业科室。科室配备先进、专业、齐全的诊疗设备,引进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不断创新治疗技术,致力于成为省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足踝疾病临床中心。主要开展踝关节扭伤,踝关节骨折(pilon骨折、三踝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Lisfranc损伤),高弓(马蹄内翻)足和平足(症),跟痛症,甲沟炎,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治疗及个性化微创治疗拇外翻。 李振 主治医师 足踝外科病区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足踝外科委员 济南市创伤学会会员 济南健促会手足外科分会委员 简介:毕业于中医药大学骨伤系本科,熟练掌握骨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尤其擅长足、踝部常见急、慢性损伤的诊断、治疗与康复。基本功扎实,能独立完成病情复杂的拇外翻、甲沟炎、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lisfranc损伤,跟痛症等足踝微创手术,有处理急诊足踝创伤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病人的丰富经验。 满在成 主治医师 足踝外科病区副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足踝外科委员 山东医师学会会员 济南健促会手足外科分会委员 简介:毕业于济宁医学院,进修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娴熟运用拇外翻微创技术,成功开展数例重度拇外翻微创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满意度高。善于获取拇外翻微创治疗领域最新动态,并积极探索专业最新理论。同时,对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方面见解独到,在省级权威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医院医院 24小时健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dlangdu.com/hxjbzz/3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几位农民工回老家过年也烦恼
- 下一篇文章: 大数据跟骨骨折的治疗策略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