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小心呼吸系统疾病
在临床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伴随发生精神障碍的几率更高。轻度可见焦虑、抑郁、失眠、烦躁等症状;重度则可发生明显精神障碍,如幻视、幻听、言语混乱、兴奋躁动、谵妄、无故哭笑等。 肺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严重的可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造成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由于脑是对缺氧非常敏感的器官,因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出现焦虑抑郁、幻觉妄想、躁狂健忘等精神症状。常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栓塞、肺性脑病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累及肺部,也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例如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血液系统等,可同时合并多种肺外并发症。研究表明心理障碍是慢阻肺患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了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慢阻肺患者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研究报道在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中焦虑的患病率波动在7%~50%,抑郁的患病率波动在10%~57%;而在经历了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患者中,焦虑的患病率为9%~58%,抑郁的患病率为19%~50%。慢阻肺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3~10倍。 哮喘 哮喘病人伴发焦虑症状常见,且多数以惊恐障碍为主,部分患者同时伴有抑郁症,主要由于气道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电解质紊乱、脑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精神障碍。 肺栓塞 肺栓塞可能表现为突然的惊恐发作,因此术后或静脉炎的病人出现突然的惊恐发作应留意是否并发肺栓塞。此时肺栓塞的紧急处理是主要问题,肺栓塞解除后,继发性的精神症状一般会自然缓解。如仍有焦虑症状,可使用如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者,原发病的治疗与控制较为关键。应积极纠正缺氧状态,改善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感染;改善脑缺氧状况、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予心理学治疗及药物治疗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心理学治疗主要包括松弛疗法、认知行为治疗(CBT)和自我管理教育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物等其他药物的治疗。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dlangdu.com/hxjbzz/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常见疾病的作用之二呼
- 下一篇文章: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