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七十载脊柱事业展宏图

——医院脊柱外科发展历程

邱勇,朱泽章,钱邦平,王斌,俞杨,刘臻,孙旭,蒋军,毛赛虎,徐磊磊,张林林,朱丽华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南京市)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年,医院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年韩祖斌、李承球主任于我院建立了国内首批有建制的骨科,邱勇教授法国留学回国后成立脊柱外科,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脊柱侧弯联合研究中心,年成立南京大学脊柱侧弯研究所。我院现有编制床位张,年手术量近万台,年门诊患者20万人,患者来自全国各地,高居江苏省榜首,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临床重点学科、江苏省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我院重点发展了特色明显、技术实力雄厚的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骨肿瘤科、手外科、代谢性骨病防治中心。其中脊柱外科以脊柱畸形治疗为方向,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脊柱畸形矫形中心。迄今为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已完成各种难度脊柱畸形的矫形手术近万例,脊柱侧凸矫形年手术量约台,成为国际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脊柱矫形中心之一,得到了患者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01

脊柱外科业务技术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韩祖斌、李承球教授创立我院骨科后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如20世纪50年代率先开展了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截骨矫正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畸形矫形术等手术,2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国内首批开展经椎弓医院之一。

邱勇教授回国后应用国际先进的脊柱畸形三维矫治技术并加以研究创新,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民体质的脊柱畸形矫治策略,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使传统认为无法治疗的伴Chiair畸形、脊髓空洞、马尾终丝拴系、脊髓裂、呼吸衰竭等复杂脊柱侧凸得以矫正,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脊柱微创矫形技术,应用胸腔镜下脊柱畸形前路松解术及前路矫形术、保护膈肌微创小切口胸腰椎矫形术。对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首先使用清醒状态下呼吸机辅助呼吸和Halo重力牵引的围手术期准备,使以往被认为已是“终末期”的患者获得了有效治疗。

在技术革新方面,我们首创多棒分段技术,显著提高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矫形率,在此基础上发明的卫星棒技术和序贯矫形治疗策略,有效地简化了该类矫形手术的复杂性,降低了手术风险,避免术后躯干倾斜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研发出全新双头螺钉固定装置并实现临床转化,配合卫星棒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矫形效果(图1、2),成为欧洲医生认可和青睐的技术,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成人退变性冠状面形态的差异,我们首次提出鼓楼分型(A、B、C三型)并根据分型提出相应的手术策略,其中C型有更高的冠状面失衡和断棒发生率;在早发性脊柱侧凸治疗方面,提出生长棒联合顶椎区截骨技术(Hybrid生长棒技术),该技术可用于早发型脊柱侧凸(earlyonsetscoliosis,EOS)合并顶椎区半椎体、不对称生长、侧后凸畸形、长弯型及成角畸形的患者,与传统生长棒技术相比,在矫正冠状面失平衡、控制矫正丢失上更具有优势;率先将EOS全身成像系统应用于脊柱畸形的术前计划及术后评估,不仅使站立位脊柱畸形的影像学评估更加准确,还大大降低了检查过程的放射剂量;采用跳跃式双节段截骨技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除了手术治疗,我们团队十分重视脊柱侧凸早期筛查和支具保守治疗。自21世纪初起即应用Milwaukee支具和Boston支具对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系统规范治疗,并在数据库中进行完整随访信息登记。迄今为止,逾例患者接受规范化支具治疗,约75%的患者得到有效控制,成功避免了手术干预。在大数据基础上团队发现一系列汉族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风险因素如初诊角度、骨骼发育成熟度、侧凸柔韧度、易感基因标记物等。对上述进展风险因素的鉴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未来青少年脊柱侧凸个体化诊治奠定基础。

02

临床和基础科研

除了临床以外,我们还重视科研与教学,医、教、研相互促进。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发表论文千余篇,获得各级科技奖励近余项。其中脊柱外科发表SCI论文逾篇。近五年共获资助项目62项,国家级立项19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自然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基金10项。各种成果获奖16项,其中《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和《脊柱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分别于年、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们团队主编《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学与临床》、《骨科手术学图谱》,主译《成人脊柱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畸形手术治疗》并参编脊柱专业书籍十余本。

基于科室长期积累的临床样本数据库,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年进行了汉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人群首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通过4阶段实验发现了4个与AIS风险存在显著相关的基因位点并定位了新的致病信号通路,该项研究成果目前已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对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椎旁肌失神经支配”假说,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后颅窝减压术对CMS患者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的改善作用。上述系列基础研究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分。

03

学术交流

脊柱外科在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累累硕果,已经迈进了国际先进行列。每年国际高端学术会议如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ResearchSociety,SRS)年会、国际脊柱先进技术会议(InternationalMeetingonAdvancedSpineTechniques,IMAST)和欧洲脊柱年会,我院脊柱团队均有受邀以大会发言、专题报告、病例汇报讨论等形式参与,迄今为止大会发言人次,壁报交流人次,其中基础研究成果已连续两年获得欧洲脊柱年会(年)和SRS年会(年)最佳基础研究提名。

我科重视同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年轻医生,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同行定期来我院与我科进行学术讨论和手术交流,促进了科室的医疗技术的提高。另外脊柱外科还接受了日本、法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澳门、医院短期参观学习学者。

每年举办的国家级《脊柱畸形》学习班已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脊柱畸形领域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一,19年来,为国内培训了多名脊柱外科医师,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治疗脊柱畸形的骨干力量。

04

后记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院脊柱矫形在人才储备、临床能力、学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均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科室整体水平已经达到“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标准,也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开拓创新,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我国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

05

附高分论著列表

1.ShaS,LiY,QiuY,LiuZ,etal.Posteriorfossade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1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