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对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实践证明,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对慢阻肺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定期监测和长期管理,可以减缓肺功能下降,减轻呼吸道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为进一步切实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以呼吸慢病为代表的呼吸慢病患者的认识,今日下午,我院邀请了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慢阻肺从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的全程管理》专题讲座。

彭主任讲到,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约为9.9%。根据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慢阻肺的疾病负担居前列。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长期治疗和管理。由于慢阻肺症状隐匿,患者常于呼吸道症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到疾病的中晚期。对于出现慢性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患者,医疗花费巨大,而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我国还存在慢阻肺漏诊、误诊、治疗不规范现象。

通过“双下沉,两提升”稳步推进,医院—医院医共体的建立,围绕医院呼吸学科之间开展的“一对一帮扶”,医院技术下沉,医院进修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知识培训、患者教育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培植了一大批有慢阻肺防治管理特长的基层医护队伍,基层慢阻肺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未来,通过医院—医院医共体,医院—医院“医院结合”区域专科联盟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医院“呼吸慢病门诊综合诊疗室”、“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宁波市慢阻肺防治基底创建”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进,以及今天启动的“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医患共促激励计划”,医院、社区在慢阻肺防治与康复方面的工作将对区域呼吸慢病防治起到重要作用。将有效提高慢阻肺在东钱湖区域居民中的认知,指导慢阻肺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减轻呼吸道症状,减少疾病急性加重发生,预防、监测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改善生活质量。

会后,彭卫东主任还结合病例为基层医护人员讲解了呼吸系统高危疾病“肺栓塞”,强调了肺栓塞在基层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并非少见,早期识别尤为重要,与会医护人员均表示受益匪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