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旨在提升公众对强化免疫的认知。近期各地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尤其是中老年人免疫系统面临多重考验。由人民健康发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命时报联合支持的“提升老龄免疫力,科普行动”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代表就中老年人免疫力相关影响因素、免疫力与感染性疾病、如何提升免疫力等多角度内容展开探讨。为何一到冬季中老年人更易生病?免疫力与疾病往往相互拉扯。进入冬季后,早晚温差变化较大,病毒相对活跃,中老年人由于全身免疫功能的逐渐下降、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不同病原体的“反复感染”,身体缺乏康复的“缓冲期”,不仅容易导致本身慢性病控制不佳,造成更多长期健康问题,还会进一步加重疾病负担。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新民教授表示,“对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光治不防越治越忙’,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重在预防。老年人肺部感染是推倒老年人体重要机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预防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是,一是做好免疫接种,二是提高机体的基础免疫能力,三是科学的做好日常防护。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临三重挑战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临多重考验,对抗疾病的“免疫储蓄”往往受年龄、温度、多病共存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免疫力会“衰老”。50岁后,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逐渐老化并被脂肪组织所替代,变成黄骨髓,免疫力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免疫力也会因低温变“迟钝”。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季节性变化,夏天阳光充足,免疫系统更好,而很多疾病在冬季发病率更高。加上老年人代谢低,体温往往偏低,对免疫系统的活力也会产生影响。除此以外,多病共存也会给中老年人的免疫力增添额外负担。我国中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占比较高的人群,其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可能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如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84%,慢阻肺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41%。同时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表示,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很会“见机行事”,一旦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就会‘伺机而动’,尤其是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遭受这些疾病的侵袭,感染后,不仅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本身慢性病的控制。皮肤免疫“失守”,带状疱疹风险增加免疫力低与哪些信号有关?专家指出:爱生病且不易好转,皮肤瘙痒、疼痛,睡眠不好易疲劳,肠胃不适,精神恍惚易忘事是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的5大信号。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重要的免疫力盔甲,在冬季可能成为软肋。当皮肤的免疫防线被突破,中老年人罹患常见感染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显著增加。年龄、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是带状疱疹的3大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上升。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万人。首都医科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主任医师刘方表示,“皮肤是身体健康的第一面镜子,一旦皮肤免疫‘失守’,各种皮肤疾病就会频繁出现。除了冬季寒冷干燥带来的皮肤瘙痒外,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明显,带状疱疹门诊量有所增加。如春节值班,带状疱疹的门诊咨询比例接近60%。”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对此,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兆秋建议,“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专家指出,由于疫苗接种都要遵循一定的接种要求和接种方案,因此,老年人首先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1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