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9月6日(周五)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也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开始变大。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此时湿气当收,秋燥渐甚,自然阴阳之气更替变化较为剧烈,是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易引发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接种流感、肺炎、新冠等疫苗,同时适度调整饮食起居,加强必要的锻炼和运动。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继续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重点介绍白露时节的一些健康保健知识。

我们请来了:

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

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先生;

医院主任医师杨京华女士。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的群众岑雪芳女士,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她在健康养生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记者

想请问杨京华医生,现在我们知道是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儿童的肺脏娇嫩,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如何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以增强儿童身体的抵抗力,家长们又应该如何调整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的变化?谢谢。

医院主任医师杨京华

抵抗力其实在中医的观点中认为,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气,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白露时节,对于儿童来说,肺脾之气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个时候要注重养肺阴,健脾气。首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这个时候孩子要早卧早起。白露时节,日照的时间会逐渐缩短,夜晚的时间会逐渐延长,对于孩子来说,顺应这种节气规律的变化,适当地延长睡眠的时间,可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处在一种更好的状态。一个是可以帮助孩子阳气和正气的养护和蓄积,另外也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保证正常的学习能力和生长能力。如果因为疲劳或者是睡眠时间不够,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肺脾之气,从而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当然,我们在保证充分休息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多运动,通过运动来锻炼孩子的肺活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无疑对健康也是有益的。

除了生活习惯的调养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儿推拿的手法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我在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既然是在秋天,刚刚说了要养肺阴,健脾气,我推荐的第一个穴位就是内劳宫,内劳宫在我们手掌心,取穴很简单,手握拳,中指指端抵住的位置就是所称的内劳宫。轻轻地揉按这个穴位可起到清心除烦的作用。还有一个穴位叫做二马,是在掌背的第四、五掌骨中间凹陷处,可以通过揉二马起到养阴的作用,中医来说,它是养阴的要穴,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秋天的燥气。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养护调理脾胃,这里推荐一个穴位,就是我们手上的板门穴,在大鱼际的顶点,通过揉按的手法,起到运脾和胃、帮助消化的作用。

到了秋天,鼻炎会非常高发,尤其秋天的燥气,对有鼻炎的孩子特别不友好,我们可以通过揉按迎香穴,就在鼻翼两旁的位置,可以通过迎香穴的揉按来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通过以上的调养以外,我们还要在这个季节注意防御邪气,秋天最容易感受的邪气就是风寒之邪和燥邪。那么如何预防,我们就要守护好孩子的两个门户,一个门户就是在头、颈部,后头、背部以及腹部,这些位置是寒邪容易入侵的部位。天气转凉的时候,家长要当好天气预报员和温暖守护者的角色,及时给孩子增添衣服。

还有一个门户就是我们的鼻腔和咽喉,这两个位置是风热邪气、燥邪容易入侵的部位,所以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鼻咽湿润,减少风热邪气和燥邪对孩子的侵犯。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

谢谢。请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我们注意到,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会有增多的趋势,公众该如何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后又该如何进行调节养护?谢谢。

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

就像您说的,进入白露节气以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这时候如果不注意衣物的调整就容易受凉,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第一是建议大家在早晚期间要注意保暖,“春捂秋冻”是一个特别好的说法,但是它不适用于所有人,特别是一些比较脆弱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第二是一定要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入侵的途径其实是类似的,一个途径就是飞沫传播,因此我们要注意社交距离、咳嗽礼仪,另外特别要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去一个密闭环境,必要时要佩戴口罩;另一个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因此要管理好手卫生,勤洗手。第三个方面,是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另外不要熬夜。

如果遇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要及时治疗。如果是普通的感冒,我们是不建议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的,可以给予一些对症处理,或者一些中成药。另外,如果罹患呼吸道感染后,还要加强休息,不建议带病上课、上班,一个是给身体休息恢复的时机,另外也防止把疾病传播给他人。还有一些高危人群,比如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观察自己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了一些发热不退,或者是呼吸困难、胸痛、精神状态的改变,要及时就医。谢谢。

经济日报社记者

请教王华庆主任,刚才主持人在最开始时介绍,秋冬季来临,将会进入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期,那么接种疫苗最佳的时间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错过了接种时间,还有机会接种吗?哪些人群应该优先接种?能不能介绍一下,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随着天气的转冷,又进入了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节。接种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便利而且有效的一个措施。我们在整个防控传染病的过程中,接种疫苗也是一个优先选择的措施。每一种疫苗都有其免疫程序,一般来说,疫苗给多大年龄打,接种几剂次,间隔多长时间,选择何种疫苗,都属于免疫程序的范畴。刚才你提到流感疫苗,对于流感疫苗接种还有一个特殊的建议,就是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疫苗预防效果更好。一般我们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如果在10月份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来得及接种,后续也要尽早完成接种,让疫苗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疫苗要产生效果大概需要2-4周的时间。

涉及到接种人群,不管是流感还是肺炎,感染了细菌和病毒之后,有些人群患病后症状比较重,在接种疫苗时有优先推荐的人群,简单说,就是“一老一小一弱”,“一小”就是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一老”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弱”主要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不管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球菌疫苗,优先推荐的人群大体一样。6月龄以上的人群,只要没有禁忌症,都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涉及到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及新冠病毒疫苗的具体信息,大家要想进一步了解信息的话,可以到辖区所在的社区卫生中心,还有乡镇卫生院,向预防接种医生进一步咨询。谢谢。

央广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假期已经结束,当下开学之际,不少孩子容易出现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情况,请问一般都会有哪些心里不适的表现,主要原因是什么?谢谢。

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

在假期结束刚开学的一段时间,不少孩子容易出现对新学期学习生活不太适应的情况。比如在心理行为方面,可能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担心,甚至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易烦躁,出现思考能力下降、厌学的现象,有的孩子表现为做事拖延懒散,逃避的行为,比如连上学都不能提。有的孩子还表现为生理上的症状,比如吃不下、睡不着,或者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有的孩子表现为发烧的情况。这些躯体症状我们又找不出明确的躯体方面的原因,这些都是心理焦虑的一些躯体化表现。

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失落”。很多孩子刚放假的时候特别兴奋,那种放飞自我的心态,开学以后觉得好景不常的怅然若失。二是“担心”,担心开学学习跟不上,担心课业增加、难度增大,担心新的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当然有的孩子也担心手机电脑可能被收回去,不能玩得这么多,各种担心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些情况应该说是在开学之初最常见,但是多数时候,在开学不长的一段时间,大多数孩子都是能恢复的。谢谢。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记者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对孩子玩手机都非常头疼,有的孩子甚至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手机争夺战”时时上演。请问应该如何界定孩子玩手机“成瘾”,我们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引导?谢谢。

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

所谓的手机成瘾是指对手机过分痴迷的一种状态,有的人也把它叫做手机依赖综合征,或者是手机焦虑症。这个现象的界定有两个主要的标准,一个标准是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失控。第二个标准是因此导致孩子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出现明显的损害。比如在生理上可能会影响他的眼睛、脊柱、睡眠、血压。在心理上可能会导致大脑认知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比如影响他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能力,甚至还可能导致一些抑郁焦虑的情绪;在社会功能方面,最明显的损害是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这些都可能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对所谓孩子手机成瘾有三种最常见的表现,一类是游戏成瘾,一类是信息成瘾,一类是社交媒体的成瘾,所以这三个成瘾是我们最常见的方式。

如何应对?我们要结合孩子为什么会成瘾这个现象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我们所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源于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情况,比如当我们的压力没有很好的办法缓解,当我们的社交需求不能很好地被满足,当我们的成就感需求不能得以体现,这些都可能导致我们对手机过分的痴迷,所以基于这个原理给大家提出如下四点预防或者应对手机成瘾的建议:一是要合理地使用手机,要定一个使用的计划。父母和孩子一起来讨论制定这个计划,比如什么时候用手机,每天用多长时间的手机,手机不用的时候要放在什么地方,睡觉前是不是要关掉手机,这些父母要优先做到,要陪着孩子一起来履行这个计划。二是培养孩子一两项兴趣爱好,并持之以恒地坚持这种爱好,这样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愉悦,这也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其中像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一些竞争性比赛,对降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方法。三是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交往,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满足他被接纳、被认可的心理需求。第四点也很重要,很多孩子学习很累,压力大的时候可能借玩手机来放松,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合理减压的方法,让他学会一定的调整情绪和压力的技巧,他就会很好地用别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秋季早晚渐凉,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有何影响?如何预防复发?谢谢。

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

进入秋冬季节之后,气候明显变化,天气渐凉,另外也变得比较干燥,并且秋天的花粉浓度也比较高,这些因素都会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冷空气、花粉浓度增高会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喘息症状,这个季节也是支气管哮喘反复的高发季节。另一方面,气温下降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而呼吸道感染会使得一些原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加重,可能让一个很小的感冒变成“大病”。因此,这类人群是特别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要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控制在理想满意的状态,应该按照医嘱用药,把呼吸系统疾病本身的状态控制好的话,就增加了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第二点是刚才王华庆教授提到的,建议这类人群接种相关疫苗;第三点是对老年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添衣物,因为老年人自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会减弱,同时自身调节能力也会减弱,因此一定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2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