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责任,我们别无选择
年12月29日,对我院骨科二病区主任李永伟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最最亲爱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也是这一天,对骨科二病区患者李××来说,同样永生难忘,因为李主任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为他完成手术,3个多小时的手术,李主任用责任和爱心诠释了白衣天使最美篇章。 李主任在手术中 29日凌晨,刚刚闭上眼准备休息一会的李主任接到姐姐的电话,姐姐在电话里告诉他,母亲病危,医院。李主任一个激灵醒过来,医院,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万箭穿心般的痛瞬间弥漫全身,深深的懊悔和自责将他重重包围,本来昨夜,医院陪伴母亲的,可是一连三台手术,一直做到深夜,其中一台的患者是一名精神异常的孕妇,孕妇即将临盆且双侧跟骨骨折、右侧胫骨内踝骨折,李主任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且经济困难,就冒险将患者留了下来。11点多手术结束的时候李主任已是精疲力尽,姐姐心疼他,就让他回家休息,没想到,这一别,会是阴阳两隔。 李主任在查房 29日7时许,闻听噩耗的同事陆续赶来,协助李主任将其母亲送回家。还未安顿好母亲,李主任就接到科室的电话,同事在电话里迟迟疑疑地问,马上的手术怎么办?怎么办?按手术计划,11点,一个右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需要手术,29日是骨科二病区的手术日,手术已提前排好,各项术前准备都已做好,科室人力资源紧张,医师个个都在超负荷工作,身心都在透支,李主任实在不忍心再麻烦其他人。可是,母亲还未走远,作为家里的孝子,于情于理都该在家里守孝,陪伴母亲最后一程。 此时此刻,李主任的脑海里,一会儿是患者渴求信任的目光,一会儿是母亲临走时苍白的脸,去还是不去?去,患者的病痛可以解除,可是母亲呢?不去,身为一名医者,他首先过不了自己良心的这道关,救死扶伤、言而有信,是他一贯信奉的准则。救死扶伤,李主任忽然间想起了母亲在生命最后时刻备受病痛折磨的情景,作为医师,他救治了无数的患者,可是当自己的亲人面临病痛折磨时,却无能为力。但母亲表现出的坚强和善良,让他感动,母亲说,能多救病人就多救病人,行善积德。 行善积德。李主任忽然间明白了母亲话里的含义。是的,母亲在天之灵,也希望他多救病人,多抢救一个病人,拯救一个家庭,是母亲希望看到的结果,这对母亲是一个安慰,他要完成母亲的遗愿!于是,医院。近11时,当他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手术室的时候,所有同事都惊呆了。大家无法理解,这个坚强的男人是怎么忍受内心的剧痛,在亲情与责任面前如何做出艰难的抉择。一种肃然起敬的气氛的在手术室里蔓延,3个多小时的手术,李主任沉着冷静,果断干练,手术有条不紊进行,手术室异常安静,只能听出手术器械碰撞的声音和大家的呼吸心跳声,手术配合也比以往更加默契娴熟。手术结束,所有医护人员,不由得为这个坚强的医者从心里深深一鞠躬…… 12月31日是李主任母亲下葬的日子,刚刚安葬完母亲,李主任又出现在手术台上,开始了他陀螺一样的工作和生活。同事都劝他再休息一段时间,他说,科室病人多,人手少,我在家也不安心…… 李主任在为患者查看伤情 骨科二病区护士长雷静说,就在前几天,无意中听到李主任的一个电话,是李主任的4岁的孩子打来的,孩子在电话里哭着说,爸爸,我想你!你今天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一星期没见到你了!李主任说,爸爸一定在你睡之前回家。孩子稚嫩的话让雷静热泪盈眶,作为母亲,她理解孩子对亲情的渴望,作为骨二科护士长,她亲眼目睹了李主任为了科室发展,事必躬亲,操碎了心,常常是,忙完科室的事情已是深夜,回到家孩子已经熟睡,早上上班,孩子还没醒来,难怪,孩子说一星期都没有见到爸爸了。可是,李主任连孩子这小小的一点愿望都没法满足,这段时间,科室需要手术的病人特别多,手术医师又特别少,几乎每台手术他都上,往往是刚准备回家,一个急诊手术,又医院…… 在李主任的率先垂范下,骨科二病区成立短短3个月时间,已完成各类手术余例。其中胸4.5.6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管扩大减压术,再创胸椎手术高位新纪录;骶骨螺钉技术、椎体成形技术、特殊类型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翻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VSD引流技术等填补全县空白……胸4.5.6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管扩大减压术 椎体成形术 其实李主任只是我院几百名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因为肩负救死扶伤神圣使命,他们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顾不上家庭,顾不上孩子,从青丝到白发,把生命里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患者,医院,在日复一日的岁月蹉跎中,生命也在一点点升华。 都说奉献的天使最美,因为责任,我们别无选择。 本期编辑:石玉芬 文明办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3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季患呼吸系统疾病几率上升,日常该如何
- 下一篇文章: 跨年夜,雪花的考验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