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科普知识
.bizsvr_0{min-height:32px;color:rgb(,,);display:inline-block;border-bottom-left-radius:10px;padding:5px10px;border-bottom-right-radius:10px;font-size:20px;background-color:rgb(,,43);box-sizing:border-box;}.bizsvr_1{font-size:18px;line-height:27.px;border-color:#FCB42B;border-top-style:solid;border-top-width:1px;display:inline-block;width:%;}.bizsvr_2{line-height:1.75em;font-size:15px;color:#3F3F3F;margin-bottom:15px;}.bizsvr_15{border-width:0px;border-style:none;border-color:initial;}.bizsvr_16{margin:25px15px;border-width:2px;border-style:solid;border-color:rgb(,,);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rgb(,,);}.bizsvr_17{margin:-8px-8px4px4px;border-width:2px;border-style:solid;border-color:rgb(,,);color:inherit;background-color:rgb(,,);}.bizsvr_18{text-align:left;}.bizsvr_19{line-height:24.5px;}.bizsvr_20{color:inherit;letter-spacing:0px;line-height:25.6px;}.bizsvr_21{color:inherit;letter-spacing:0px;}.bizsvr_22{line-height:1.75em;text-align:left;}.bizsvr_24{margin:5pxauto;font-size:14px;}.bizsvr_25{color:inherit;border-color:rgb(,,);line-height:1.75em;}.bizsvr_27{white-space:normal;color:rgba(0,0,0,0.51);font-size:13px;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color:rgb(,,);}.bizsvr_29{white-space:normal;font-size:13px;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color:rgb(,,);color:rgb(62,62,62);}一、感冒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感冒是又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少部分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轻度腹泻等。预防主要是注意保暖、多饮水,寒冷季节注意开窗通风。感冒多数情况下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1周左右可自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可口服新康泰克、泰诺、快克等感冒药减轻症状,同时多饮水。如出现流脓涕、扁桃体化脓等方可使用抗菌素,通常口服抗菌素即可。体温在38.5°C以下可不用退烧药,可多饮水和酒精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C或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症状明显时,可考虑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去痛片、散利痛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预防同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少部分有发热及痰中带血。通常需摄胸片除外肺炎。治疗上以服用止咳药为主,如出现咳黄痰可加用口服抗菌素治疗。少部分咳嗽可持续3周以上,临床上称为感冒后咳嗽,治疗上仍以止咳、应用扑尔敏,少数患者应用激素治疗3~5天有效。 二、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哮喘和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均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应注意炎症≠感染,所以治疗上不一定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疗。 支气管哮喘大部分是吸入的一些致敏原(变应原)如油漆、尘螨(一种寄生虫,常隐藏在铺盖中或粉尘中)、花粉、动物皮屑等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夜间及晨起易发作。预防上应避免接触上述致敏原,不吸烟和不吸入二手烟、家里不养宠物和种花等。医院进行评估,坚持长期使用吸入激素治疗,至少每半年复查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通畅由于吸烟引起,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后期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双下肢水肿)。罹患慢阻肺后肺功能较正常人下降得快,继续吸烟加速肺功能下降,因此患者应及时戒烟。同时,应行肺功能检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轻中度患者可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爱全乐)、茶碱缓释片、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噻托溴铵(思利华)等,重度或反复加重患者可使用吸入激素+长效β2激动剂(如舒利迭),可联合使用思利华。冬季慢阻肺常有急性加重,通常由于呼吸道感染或大气污染所致。预防急性加重应包括平时坚持使用吸入激素+长效β2激动剂治疗、冬季注意保暖,空气质量不好时(如雾霾较重)减少出门,关闭门窗,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可每年接种肺炎疫苗。 三、肺结核肺部是结核的好发部位。吸入结核分支杆菌后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结核菌在肺内繁殖引起。结核病的传染源是肺结核排菌的患者。传播途径多是呼吸道吸入为主,少部分结核病人将含有结核菌的痰液吞入胃肠道可导致胃肠道结核。但结核病人不都具有传染性,只有少数痰中带菌的患者具有传染性。其实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几乎大部分都吸入过结核菌,但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好可杀灭结核菌而不发病,只有机体抵抗力下降人群才会发病。肺结核预防包括:接种卡介苗、加强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与少数具传染性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等。肺结核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等,女同志可有月经不调。如医院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痰液检查及抽血做相应检查。罹患结核后应及时治疗,通畅抗结核治疗疗程需要半年至1年以上,且应定期复查。 四、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近年的统计中已跃居癌症的首位,且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导致肺癌的病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遗传、病毒感染、肺结核等多种因素。其中,环境污染和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是造成全球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肺癌的症状包括:不明原因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短、胸痛以及声音嘶哑、头颈上肢水肿以及低热等症状。肺癌预防措施有:戒烟、控制大气污染、做好环保工作、加强职业防护。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常用肺癌诊断方法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核医学检查如骨扫描、PET和PET/CT、病理学检查如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诊断以及胸水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NSE、CEA、SCC等。肺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外科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不适宜手术患者或术前术后常常需要辅助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 图文采编:内二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dlangdu.com/hxsjsw/1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店员培训呼吸系统常见病联合用药方案
- 下一篇文章: 猪场七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鉴别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