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夏末初秋养生
白癜风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处暑已过,暑气慢慢退去, 天气变得越来越干燥。 中医认为, 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 气虚则会出现乏力、身疲、倦怠懒言; 阴虚则可见口干、咽干、鼻子干等。 肺脏五行属金, 与秋气相通应。 肺喜润恶燥, 而秋季燥邪当令, 秋分以后为凉燥, 秋分以前因有暑热余气,故多见温燥。 处暑以后呼吸系统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阻肺等, 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 因此,初秋时分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秋燥”。 燥邪为病, 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一系列燥邪伤阴的表现, 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同, 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秋燥”作为外邪导致疾病,往往是有条件。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感受燥邪是否发病与自身因素有关, 往往阴虚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病, 出现口干、咽干、咽痛、干咳甚至咯血等症状。 饮食不当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 此时进食辛辣,更容易化燥伤阴。 初秋时节饮食应突出“清润”, 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黄帝内经》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因此,夏末初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饮食起居上,应该早睡早起,忌食辛辣,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运动,预防疾病的反复或加重。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聪宾 编辑:曹艺 审核:刘学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sw/18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晨起睡前有这习惯,肾心脏前列腺同时被
- 下一篇文章: 小儿缺锌的症状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