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委员呼吁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再次提交了“关于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案,这已经是王辰院士第4次在全国政协会上提交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的提案。 以慢阻肺病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疾病作为全球性重大慢病,对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在我国,慢阻肺病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三高”特征,亟需加强防控。因此,王辰院士在提案中再次强调,将慢阻肺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急迫的基础性、统领性、高效益的卫生措施,是推进“平疫结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明智选择,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其条件已经成熟,操作路径清晰可行,应当尽快实施。 为何慢阻肺能引起专家们如此重视?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可有喘息和胸闷,严重者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且不可逆。目前慢阻肺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能确定的是,吸烟是引起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慢阻肺防控形势严峻,王辰院士认为 1、慢阻肺病在我国疾病负担沉重:年发布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病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群达13.7%,总患病人数约1亿;农村人口患病率(9.6%)显著高于城市(7.4%)。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病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年死亡万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负担。 2、社会认知过于“陌生”和“冷漠”:来自“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数据显示,仅有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病,而慢阻肺病的公众知晓率不足10%。作为重大慢病,足以说明社会认知对慢阻肺病的忽视。 3、诊断治疗不足、不规范,错失早期干预时机:我国的流调数据显示,超过90%的慢阻肺病患者为轻症,是药物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但遗憾的是我国仅约10%的患者被正确诊断,而且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重度甚至极重度慢阻肺病,疾病危害、诊疗难度、经济负担都大大增加。此外,诊断后药物治疗率不足50%,农村地区药物治疗率普遍低于城镇,提示患者管理亟待加强。 慢阻肺如何筛查 因慢阻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想要尽早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慢阻肺,医院做一个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优势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 它对慢阻肺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检查操作方便、省时,属于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 如何治疗 1、戒烟 戒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吸烟患者应积极戒烟,且避免家庭油烟、二手烟的吸入。 2、日常防护 从事接触职业粉尘或化学物质工作的人群,应做好劳动保护;室外空气污染时应尽量并避免外出,出门应佩戴口罩。 3、运动锻炼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如散步、太极、呼吸瑜伽等。 4、坚持规范性的药物治疗 慢阻肺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吸入药物治疗,应遵医嘱坚持用药。 5、定期随访 定期进行肺功能复查,及时掌控疾病的发生发展程度。 文章说明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患者个体症状诊断根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sw/20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甲醛释放长达15年屋内这4样可别
- 下一篇文章: 生活科普反复咳嗽咳痰气短警惕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