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接,手把手教您居家处理孩子发热
< 春夏交接 立夏,代表着每年的春夏交接节气的到来,春季病毒感染高峰、常见春夏季呼吸道传染病、日夜温差因素导致的儿童各型呼吸系统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是这个季节的最常见的就诊原因,“感冒发热”是家长绕不开并且持续受困扰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小朋友居家时候突然发热了! 要不要吃退热药?吃什么退热药? 医院? 发热又咳嗽,又有抽搐是不是烧坏了肺和大脑? 除了给孩子吃药,家长还能做些什么? 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解答,缓解家长的焦虑,得心应手的居家处理孩子的发热问题,安全安心的做好居家孩子发热的干预。 什么是发热? 体温到多少代表有发热? 1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我们通常采用腋温≥37.5℃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家庭中最常推荐使用的是电子体温计,从操作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家长使用腋下测量。通常高热时0.5~1.0h测一次体温,过于频繁的测温会影响孩子的休息;超高热时要增加测温次数,中度发热,且体温较稳定可以2h测一次,低热时2~4h测一次。 要不要吃退热药? 吃什么退热药? 2 一般性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降温治疗不能改变发热性疾病的病程,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益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从而改善整体临床状况。因此当发热引起的孩子的不适,而不是确定某一个体温时,可以吃退热药,强调使用解热镇痛药改善发热患儿舒适度的重要性。 那么选择什么退热药呢?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年在中国上市;布洛芬(Ibuprofen)年首次在英国上市,年在中国上市。二者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临床指南推荐用于儿童发热对症处理的治疗药物。对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的退热治疗,安全,有效!推荐≥2月龄儿童腋温≥38.2℃或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此两种退热药之一对症处理,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 发热又咳嗽,又有抽搐 是不是烧坏了肺和大脑? 3 孩子的家长总是会这样想,但是这是不科学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本身会导致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损伤。但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支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发热,孩子还会因为需要生理反射性进行自我气道清理,出现咳嗽症状,而不是发热本身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加重。 发热了医院? 4 发热为机体针对外来病原或物质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热对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是有益的,引起发热疾病的本身严重医院进一步的诊治。儿童常见的伴随发热症状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情况下不需要就医,因为普通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比如鼻病毒等),多为自限性,随着时间推移(一般2-3天),病毒复制减慢或停止,发热等临床症状自行好转。判断发热儿童病情的轻重,首先应进行常规评估,包括测量并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循环情况。孩子在发热的时候,脸色、口唇颜色红润正常,与外界交流反应正常、愉悦或微笑清醒或可迅速唤醒,小婴儿哭声正常有力,呼吸平稳,眼睛湿润,并且发热病程3天以内,这种情况下可以居家护理观察,可先不用立即就医。 发热后除了给孩子吃药, 家长还能做些什么? 5 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胃口差、出汗、呼吸增快、代谢增快等会导致入量不足,因此应让孩子多增加水分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家长应记录患儿的体温、饮水量、饮食情况、大小便次数及颜色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判断患儿的状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时尽量避免对流风;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康复。 在体温上升期,若患儿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可适当为患儿增添衣物保暖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发热持续期,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太多、太厚的衣物或被子不易散热,反而可能导致患儿体内热量储积出现高热。在婴儿中,过度保暖或捂闷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脱水。 科学认识儿童发热,正确处理,居家从容不迫的初步干预,克服焦虑和恐惧,做一个SMART的好爸妈! 作者简介 张磊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镜中心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医生、医学硕士。 张磊医生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分会疑难病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分会气管镜、肺血管病、呼吸影像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呼吸内镜分会常委,中国儿科呼吸内镜专委会青年组学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感染专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委员/秘书,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科专委会秘书。 曾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台北荣民总院儿科监护室,医院微创肿瘤中心进修儿童呼吸疾病和呼吸介入专业。发表SCI论文8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累积IF7分。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儿科核心期刊儿童呼吸内镜方向论著8篇。 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sw/20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未成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十问十答印象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