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那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127/8629850.html

上天有好生之德

给我们一个炎热的夏季

使芸芸众生得以散发体内的邪气

寒、风、湿、暑、燥、火

这些邪气是致病的罪魁祸首。

▲图片来源于soogif

而今年的7月16日

是初伏的第1天

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

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各位朋友们,

你做好准备了吗?

冬病夏治,为何重在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通过艾灸,最易驱除体内寒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错过一个三伏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当下的这种状态,因为时节在变,天地自然在变,人体随岁月在变,病邪在变,气血在变,生命在变,生死在变……

试错成本很低,错过的成本很高!大家千万要把握。

不知道怎么艾灸保健的

可以戳下面的链接查看之前的推文

《三伏时间表!最易生病的40天快来了,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

临床上许多慢性疾病都易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其他季节状如常人或症状较轻,这些就属于“冬病”。

而提前在夏季治疗这些“冬病”往往可以获得特殊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按“阴阳四时消长”的规律,人体阳气在夏季多旺盛,冬季多收敛。

慢性病的病人,病久了容易"损伤阳气”,冬季之时,本来人体阳气就不旺盛,加上慢性病的损伤后,阳气就更加不足了!

因此“寒上加寒”,许多慢性病就会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假如反季节——即在夏季利用“节气灸”来防治,则人体可慢慢地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这样就可达到温阳利气,驱散体内寒气,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即使遇到冬季阳气不足的时节也不容易犯病。

小贴士:三伏灸,巧防冻疮

操作方法:

对准易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再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连灸40天,能够有效防止冬季冻疮。

哪些人最适合三伏天灸?

01

经常伴有妇科症状的女性:

如痛经、闭经、寒湿腹痛、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

女人本来和艾灸就是天生一对,有妇科症状的女性,三伏灸再好不过。

02

儿童、老人:

身体没有异常,但体质偏弱,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增强体质,提升抵抗力,到了冬天才能预防寒冷和疾病。

03

免疫力低、体质虚弱

经常感冒、动则出汗,气喘吁吁人群,容易疲劳,冬季四肢冰凉等体质虚寒者,可以起到改善体质效果。

04

呼吸系统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经常感冒等。三伏灸针对此类疾病效果显著。

05

跟人体虚寒有关的疾病

如一受凉就容易拉肚子、关节痛、老寒腿等

禁忌人群

①孕妇慎用、2岁以下幼儿慎用;

②咳喘伴有发烧、痰黄、咯血。

③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禁用。

④正在发烧、咳嗽的人

⑤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所选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有皮肤过敏者慎用。

即使是符合三伏天灸的人群,若处于急性发病期,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初伏养生小贴士

饮食:

初伏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鸡鸭肉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可以适量多吃。

此外,三伏天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很多人都会出现上火症状,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补气去火,饮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湿气。

午睡:

初伏容易“夏乏”,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同时还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以3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影响晚上睡眠。

运动:

适度的锻炼可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同时增强体质。建议在早晨进行锻炼,多选择节奏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广场舞等。

防中暑:

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中午烈日当顶时最好不要出门,外出应带上遮阳伞、遮阳帽,同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记得是少量,多次哦!

温馨提示:进行三伏灸,每伏第一天都是黄金时间哟,千万别错过!

艾灸虽有防病保健的作用,但不意味着有病不用看医生。艾灸是帮助人体自身的有限调节,一旦疾病发展超过自身调节,还是应该求助医生。

如果这篇文章有帮到你的话,请帮忙点赞+转发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xtnk/1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