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工业革命后,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开始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环境大肆破坏,而二战之后人口的激增,生活垃圾、工业废物、汽车尾气的肆意排放,致使我们生活环境满目疮痍,如今,我们在享受极度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沉重后果,由于二氧化碳的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随之增强,已经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等严重的问题,与之伴随的,还有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自年起,联合国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气候大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的改变也造成疾病谱的变化,如气候变暖,热岛效应会导致热射病的发生增多,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引起洪水,致使水媒和虫媒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等,那么,这些气候改变与慢性呼吸道疾病有关系吗?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CO2)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CO2水平已从工业革命前的ppm到如今的ppm,有研究表明,周围环境CO2浓度升高会增加花粉的产生,这种现象在城市地区尤为明显。另一项研究指出,当CO2的水平增加两倍,单株豚草植物花粉增加30-90%,在CO2浓度和气温较高的城市地区,豚草产生的花粉则更多。气温的升高导致无霜期的延长,也使得花粉飘散季节延长,CO2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豚草花粉主要的致敏蛋白组分Amba1增加,而且,也观察到桦树花粉主要的致敏蛋白组分Betv1随着日平均气温的上升而增加。豚草花粉与桦树花粉均为我国北方引起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过敏原,可以预知,随着温室效应的发展,气温的升高,对这两种花粉过敏的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持续时间会更长,疾病表现会也更加严重。

意大利Ariana等的一项研究,通过监测花粉计数与气象资料,发现在27年的时间里,花粉量增加了约25%,花粉增加与气温上升密切相关,在气温大于30摄氏度时,这种相关性尤为明显,而对于常年过敏原如尘螨,却并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因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花粉量会增加,花粉飘散的季节性延长,同时花粉的抗原性增强,此外,随着气温的增加,一些原本在南方的花粉植被可能会逐渐向北扩张,最终影响全球花粉过敏症的发生率。

极端气候事件

气候的改变会产生一些极端气候事件,比如飓风和雷暴天气的增加。飓风和雷暴的强度与频率的增加将会带来更多的雨水,从而使建筑物潮湿,滋生霉菌生长,而霉菌也是引起过敏性呼吸道炎症的常见过敏原。雷暴会加剧花粉粒的破裂,释放更小的、可在上下呼吸道通行自如的、抗原性更强的淀粉微粒。在雷暴开始的20-30分钟,花粉过敏的患者将会吸入高浓度的花粉抗原微粒,不仅会使原有哮喘患者发病,对于花粉过敏的非哮喘患者,同样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甚至休克或死亡。

海平面的上升

自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已经上升了7-8英寸,二十世纪,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加快,仅从至今,就上升了约3英寸,海平面的上升导致室内湿度增加,霉菌滋生,可诱发相关呼吸道疾病。最近10余年,在地产行业关于海景房和海景社区的鼓吹下,海边居住人口急剧增加,世界预计有33亿人居住在沿海地区,潮湿的建筑会为室内霉菌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而研究表明:建筑物潮湿和霉菌暴露,使得严重呼吸道不良反应增加了30%-50%。

空气污染(臭氧、PM2.5)

臭氧是由地面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热量和紫外线辐射,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自工业时代以来,底层大气中的臭氧浓度一直在增加,随着汽车尾气中甲烷、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的排放增加,臭氧水平不断升高。暴露于臭氧能诱发气道炎症,增加气道的渗透性,降低肺功能,增加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Beck等的一项研究指出:暴露于高水平的臭氧能增加哮喘患者对桦树花粉的敏感性,长期臭氧暴露能促进桦树花粉所致过敏性气道炎症发生,损害肺功能。

PM2.5是由各种不同大小的有机和无机固体与液体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有多种来源,如汽车尾气、森林大火、空气中粉尘、火山喷发、工业化废弃等,暴露于PM2.5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在机动车较多的城市地区,汽车尾气的暴露增加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与严重程度。持续的气候变暖和干旱,北方地区易发生森林火灾,森林大火增加空气中的粉尘微粒,暴露于高水平的粉尘微粒和臭氧能够加重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吸热快而热容量小,使得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随着全球气温的增加,在城市地区,高温热浪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Witt等在一篇纳入针对热浪与呼吸道疾病相关性的综述中指出:较之夏季平均温度,在高温热浪环境中,慢性肺病造成的死亡风险升高了1.8-8.2%。高温热浪造成体液丢失,妨碍肺通气灌注,伴随着污染物浓度增加,易出现支气管炎症,甚至导致支气管狭窄。McCormack的一项研究指出,对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室内气温的增加导致呼吸困难的加剧,咳嗽,痰液均增加。Lin等报道,在美国纽约,以气温29摄氏度为基线,每增加1摄氏度,COPD患者住院率增加7.6%。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温室效应、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热岛效应等气候变化问题凸显,与之相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不断增加,除了常规的诊断与治疗,环境及气候的改变也是过敏科与呼吸科医生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此外,针对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国家气象部门也应该提前做好预报和提醒工作,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JeffreyG.Demain,ClimateChangeandtheImpactonRespiratoryandAllergicDisease:[J].Currentallergyandasthmareports,,18(4):22.

敏而好学不吃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xtnk/1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