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慢阻肺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7%,患病人数高达1亿人,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见病。当下正值秋冬交替,忽冷忽热的天气使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且持续一两个月之久,这就可能是慢阻肺的征兆。那么,面对如此多发、严重的慢阻肺到底该怎么办?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呼吸道由于各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使得气流通过时受到限制,这种限制部分可以逆转;而这种气流受限主要存在于呼气时,也就是呼气困难,导致气体在肺泡内残余量多,使肺泡出现持久的扩张,久而久之形成阻塞性肺气肿。由于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且会逐渐加重,所以一旦患上慢阻肺,就只能控制和延缓疾病进展,不能痊愈。所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吸烟和环境污染是造成慢阻肺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吸烟种类和开始吸烟的年龄对慢阻肺患病率有明显影响。此外,被动吸烟的成年人患慢阻肺的机会要增加10%~40%。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

因慢阻肺早期不易察觉,在疾病早期,慢阻肺的症状非常隐匿,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活动后气喘,容易被认为是感冒咳嗽经久不愈,或者人老了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当患者出现活动性胸闷、气促等耐受不住时,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甚至有可能已经发展为呼吸衰竭了。

慢阻肺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诊?

如果出现气促加重,且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精神不振、疲乏等症状,是病情急性加重的表现,医院诊疗,以免贻误病情。

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40岁以上的人,如果符合“长期吸烟(包括二手烟、三手烟)、活动后气急、咳嗽咳痰长达三个月或以上”中的任何一条,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每年行1~2次肺功能检测;平日应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mxhxsj/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