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6门本科课程入选北京大学课程思政示
近日,北京大学发布了《关于公布北京大学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医学部6门本科课程入选北京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1 波谱解析 波谱解析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对药物结构解析和确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专业教学中通过谱学造假实例的诚信教育,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诚信和职业素养。同时,谱学教学中涉及到大型谱学设备的卡脖子问题,药物分子结构与谱学特征等在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可以反映到人与人、社会和国家层面上的做人做事、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通过波谱解析的课程思政教学,期望达到春风化雨地渗透思政内容,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2 归纳推理与流行病学 归纳推理与流行病学是一门面向医学生开设的流行病学基础课程,介绍归纳推理逻辑思想在流行病学各类研究方法中的应用,其思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与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课程以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时事案例及流行病学经典案例,以科学研究原则作为引入,讨论归纳推理思想在病因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引申讨论如何利用流行病学思维识别生活中的常见思维谬误,启发学生开展批判性思考。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广受学生好评,于年12月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在线课程。 3 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作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支撑学科之一,是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具有贴近社会、贴近家庭、贴近人群的特点,强调借助专业力量为公众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卫生保健服务,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思政特征。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融入丰富的思政案例、社区实践及创新性的项目学习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理解社区护理在维护和促进社区及居民健康中的作用和专业价值,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激发振兴祖国护理事业的使命和责任感。 4 成人护理学Ⅲ “成人护理学Ⅲ”是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以自主学习为导向,以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为指导,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并始终将三全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通过邀请临床护理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优秀的一线护士,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情境模拟、临床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病患的医学人文精神。 5 内科学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学科之母,是一门集科学+实践+人文的学科。授课形式包括理论授课(学时)+临床见习(4组*=学时)2部分,内容涵盖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内分泌代谢和风湿免疫七大系统的疾病。根据疾病大纲不同要求结合思政维度设计授课内容,培养敬畏生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既有仁爱之心又有内科临床胜任力的专门医学人才。 6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融入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寄生虫病防治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我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力量,会为人类在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搏“疫”中取得不断的胜利提供经验,坚定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胜“瘟疫”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拉韦兰和罗斯的贡献引出疟原虫及其传播媒介的发现过程,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用穆勒的诺贝尔奖贡献向学生们传达保护环境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理念。用屠呦呦的诺贝尔奖贡献引出抗疟药的发现史以及中国对世界卫生健康的贡献,结合目前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号召同学们继续努力。 ”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3号)和《北京大学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校发[]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思政专业教育体系,形成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教务长办、教务部和研究生院联合启动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示范专业认定工作。最终共评选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6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院系8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39个。 其中,医学部3个学院,16门本科课程,6个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入选。 北医教育处 欢迎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mxhxsj/18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分加油站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诊疗学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