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新冠,躲过了甲流,没躲过呼吸道合胞病毒。”这是最近很多家长的心声。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处于高峰期,浙大儿院的医生表示,因为持续发热、咳喘较明显而住院的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占据首位。家长们应该警惕,近期4-5岁以下儿童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时,要特别留意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副黏病毒科的肺炎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2岁的儿童感染RSV的风险极高,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肺功能受损,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在我国,RSV感染好发于冬春季,以往一到冬季,RSV感染的患儿便与日俱增,而去年冬季却一反常态,大多为新冠病毒或者流感感染,鲜少出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今年4月开始,RSV感染与日俱增,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疫情期间自我保护有关,以及儿童对该病毒免疫力普遍降低。

RSV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通常病程2-4天后可以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等,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RSV感染的患儿需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RSV感染可以通过支持疗法,如输液、氧疗、营养支持等进行治疗。对于重症患儿,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治疗。

除了采取治疗措施以外,家长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家庭可配备雷神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实时消杀室内空气,守护孩子的健康呼吸。

2.定期给孩子消毒常用物品和玩具。

3.注意饮食营养,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强抵抗力。

4.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5.婴幼儿出现感冒症状时,尽量避免与其他婴幼儿接触。

RSV感染是自限性的,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家长们不必恐慌,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及家里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外出时戴好口罩,对于大宝宝,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RSV感染的机率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gnsj/1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