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本轮疫情以来,本市共有死亡病例8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1.10岁,最大岁。上述病例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且病情危重,包括晚期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等),肝硬化终末期,糖尿病、尿毒症等。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性疾病导致。

截至4月23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例、危重型患者19例。

一般来说,高龄老人免疫力低、体质弱,是新冠的易感人群。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增加救治难度。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对于防止感染者转变为重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病例中发现新冠疫苗接种率低,只有5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

重症、危重症患者中,

合并基础疾病比例超过60%!

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介绍,这两天重症患者数量有所增加。本轮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呈现2个特点:

一是老年患者的比例比较高,医院患者中,70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三成;

二是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比较高,超过60%,其中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的占比四成,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这类患者疫苗接种率比较低。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本轮重症患者救治中,我们坚持3个原则,即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主要从三个层面综合施策开展救治工作。

医院的救治能力。针对本次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重的特点,我们汇集全市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外省市支援的专家,共同组建了9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8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在硬件配置上,配齐设施设备,满足临床救治需求。同时,建立对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的救治工作机制,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gnsj/2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