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援上海的战“疫”行动,来自兄弟省市的多支医疗队支援上海,用他们丰富的战“疫”经验,日夜奋战在搏击疫病的战场。

山西援沪医疗队专注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的特点,特别设立了7个护理专项组,形成医护一体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合救治体系,不断提高病患治愈率,收获好评。

贵州援沪医疗队注重中西医结合,把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贯穿于新冠患者的治疗全过程。

陕西援沪医疗队则在完善转诊机制、确保转运系统15分钟响应、2医院的转运中,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外溢、零投诉”的既定目标。

5月22日,静安区为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任务的援沪医疗队举行了简单又不失隆重的欢送仪式,向医院完成医疗救治任务的全体医疗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静安区卫生健康委领导医院的负责人,为援沪医疗队员们送上了抗疫纪念证书。山西省援沪医疗队现场医院捐赠医用防疫物资。

自4月25日起,山西省援沪医疗队迅速集结名队员支援上海15医院。在静安区,山西援沪医疗二队的名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投入重症监护室和血透中心的救护工作,在上海保卫战主战场上,展示了山西担当、贡献了山西力量。

医院医院,主要收治新冠阳性合并有各类基础疾病的患者,其中50%以上是超过80岁的老年患者,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给临床救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医疗队第一时间抽调icu医院icu团队合作,组建以重症和全科为主的核心专家组医疗梯队,成立俯卧位通气治疗组、呼吸机治疗组、床旁crrt治疗组、压疮组、营养支持组、导管组、老年护理组共7个专项组,形成医护一体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合救治体系。

同时,因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医护力量短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从全省抽调了五家医疗单位(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20名专业透析医护人员组成透析组,不遗余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截至5月21日,医疗队共负责45台透析机,名规律透析患者,累计透析人次。

5月2日,贵州援沪医疗队到沪人,其中人支援医院,20人支援新国医院。团队成员来自于贵州中医院、医院、医院等34医院,学科覆盖呼吸、重症、心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等专业。有17名队员曾参加援鄂医疗工作,其中2名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在沪期间,医疗队注重中西医结合,把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贯穿于治疗全过程,开展中医药诊治新冠肺炎讲座、邀请国医大师等知名专家远程会诊,综合运用中医非药物外治、5g互联心脏康复等特色诊疗技术提升疗效,得到患者的好评。

陕西援沪医疗队4月以来,先后派出了两批医护人员参加上海抗“疫”保卫战。总计多名医疗队员分别来自全省39医院,包括了临床一线医生、护士、感控人员、精神心理医师、医院管理5类人员。

考虑到新冠感染人员的年龄、性别、基础病、合并症等情况,在选派医务人员时,陕西省特别注意了科室专业构成,组成由呼吸、重症、感染、急诊、妇产、新生儿、心血管、消化、内分泌、中医等多学科诊疗团队。队伍中,许多人都曾参加过武汉保卫战和年1月西安疫情战“疫”,经验丰富。

在沪期间,医疗队员紧急支援上海市核酸采样66.9万余人次;医院7座,医院1所,进驻5医院,帮扶3家医院血透室(含1医院),覆盖了青浦、奉贤、徐汇、宝山、静安、黄浦、普陀、浦东等8个区域。累计收治患者人,累计出院人,核酸检测余万管。

针对高龄、儿童、合并症等重点患者情况,医疗队在护士站附近划出专门区域设置床位,便于照护,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处置。同时完善转诊机制,确保转运系统15分钟响应,2医院的转运,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外溢、零投诉”的既定目标,为上海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疫”期间,

沪陕两地医疗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让“肉夹馍”和“小笼包”的并肩战斗

成为佳话。

记者:王文瑛

图片:肖鸣亮

视频:楼英俊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2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