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527136.html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课堂搬到“空中”,让课程思政“腾云驾雾”飞到“云端”。“无盐不成味”,调制德育的“盛宴”离不开思政这把“盐”。自开展网络线上教学以来,我院积极响应课程思政教学号召,力求做到“课程在哪里,课程思政就要建在哪里”!在特殊时期,我院教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将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将课堂与思政相结合,用好战“疫”的活教材,寻找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将学生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深入结合,用思政之“盐”,做出德育鲜“汤”。

博爱宽厚,培育“仁心”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约有2.86万名护理同仁奋战在湖北一线,他们以白衣天使的赤诚之心,用切实的行动展现着中国护理人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何振华同记者说道。医药与健康分院的何振华和任娄涯两位老师,积极地将抗击疫情一线的感人故事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并结合疫情防控期间的典型临床护理案例进行分析。他们希望以此来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学会理解与应用,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他们还提炼出抗疫一线“爱国敬业、团结协作、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等精神内核,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实现德艺双馨双重培养目标。任娄涯说:“护理专业重技能、强人文。护理学子不仅要用扎实技能抚平病患伤痛,还要将心比心帮助患者战胜恐惧,做有社会责任感、同理心的护理人。”

何振华在直播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抗击疫情一线的感人故事

任娄涯在直播课堂中与学生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知识

“花卉的种植需要人的精心呵护,需要多个环境因子的协同作用。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影响到花卉的健康生长。”建筑工程分院的王国夫老师以花卉的生长过程作比喻,向记者阐述了“思政”融入课堂的重要性。他将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国家“新农科”建设项目融入到《园林花卉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在授课期间,王国夫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历花卉种植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说:“新时代农科人要服务三农,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需加强专业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体会到学有所用,历练真本领。”

王国夫疫情期间线上课程截图

运用设计之光,传递信念力量

做好设计,需要眼观六路,汲取各方经验。对于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的章霞老师而言,做好中国设计,还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章霞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着手进行“视觉”艺术创作:“我希望用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的方式,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指引他们扎根中国土壤做设计,用视觉的语言传递中国故事。”疫情期间,章霞还指导学生绘制了“义不容辞”、“万众一心”、“奋不顾身”等主题海报,传递抗击疫情必胜信心,向一线抗疫英雄致敬。

章霞指导创作的“抗击疫情”海报(部分)

章霞指导创作的“中国元素”设计作品(部分

受到疫情一线故事的启发,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的劳越明老师别出心裁地将防护服、口罩设计与制作带进课堂,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战疫献出服装人的力量。同时,劳越明还结合生产一线中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科研攻关经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口罩与防护服进行创新性设计,由此让学生了解到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研发的重要性、生产先进性。她说:“此次疫情,科学技术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我希望学生们能在课程的学习中了解到国内纺服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领会到服装人的责任与担当。”

劳越明授课过程中有关防护服与医用口罩设计讨论内容

育人育心,传递抗疫正能量

经济管理分院黄祥辉老师在其《组织行为学》教学中,与同学们分享了学院07级校友樊巧玲和05级校友陈宴驰援战疫情一线的英雄事迹,以榜样引领学生成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他秉持着“师生共同体”理念,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sw/1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