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呼吸衰竭的分类
呼吸衰竭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功能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排血量降低等因素。 医疗卫生考试呼吸衰竭的分类: 1.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分类:最重要的标准为PaOmmHg。 (1)I型呼吸衰竭: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分流)疾病,又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无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特点就是:PaOmmHg,PaCO2正常或下降。 (2)II型呼吸衰竭:由于肺泡通气功能障碍所致,又称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特点就是:PaOmmHg,PaCOmmHg。 2.根据病程、起病的缓急,分为急、慢性呼吸衰竭。 (1)急性呼吸衰竭:由于多种突发致病因素使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发生呼吸衰竭,可在数秒或数天发生。因机体来不及代偿,病情危重,故需要紧急抢救。 (2)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在原有肺部疾病,机体产生代偿反应,主要是血HCO3-代偿性增高。在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加重,在短时间出现PaO2显著下降和PaCO2显著升高,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3.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神经性呼吸衰竭。 4.按发病机制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 (1)通气性呼吸衰竭:也称泵衰竭,主要引起通气功能衰竭,表现为II型呼吸衰竭;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外周神经、神经肌肉组织(神经-肌肉接头和呼吸肌)、胸廓统称为呼吸泵,这些部位的病变称为泵衰竭。 (2)换气性呼吸衰竭:也称肺衰竭,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I型呼吸衰竭;严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如COPD)影响通气功能障碍,造成II型呼吸衰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xtnk/1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呼吸衰竭了,怎么办快看这里
- 下一篇文章: 筑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Cross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