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距骨后突骨折常被忽视,漏诊,从而导致骨不连,关节炎,慢性疼痛等后遗症。

2.由于距骨后突骨折发生率低,已有的报道病例数少,且缺少功能评分。

3.本研究旨在比较距骨后突骨折手术治疗OR保守治疗术后功能。

资料与方法

回顾研究年至年治疗的29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特征,治疗方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图A.患侧距骨以外的合并损伤部位统计:

同侧:踝骨折4例,舟骨4例,骰骨4例,跟骨9例,跖骨3例(6名距骨后突骨折患者没有合并同侧下肢其他部位骨折)。

对侧:踝骨折3例,距骨1例,跟骨3例。

图B.距骨内部损伤累及部位统计:

后外侧突7例(24.1%),后内侧突15例(51.7%),累及整个后突7例(24.1%)。

另合并距骨头部3例,体部7例,外侧突6例。

结果

1.损伤机制:13例(44.8%)患者因高处坠落损伤。

2.治疗方式:22例(75.9%)患者行关节融合或切复内固定。

3.排除标准:2例一期行关节融合患者被排除本研究。

4.足踝功能指数评分平均1.8分(范围1-10)。

5.AOFAS评分平均78.7分(范围0-)。

6.EQ-5D生活能力评分平均0.78(范围-0.26至1)。

7.VAS评分8.2分(范围1-10)。

8.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后期因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9.2例严重距骨后突骨折并关节脱位的患者经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于伤后20-60天二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图2.i,ii.术前CT示累及整个距骨后突的骨折,iii,iv.术后4枚螺钉固定距骨后突骨折。

图3.i,ii.术前CT示距骨后内侧突骨折,iii,iv.术后钢板螺钉固定。

结论

1.手术治疗距骨后突骨折可获得良好足部功能,生活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2.保守治疗足部功能差于手术治疗,仅适用于部分患者(单纯撕脱性骨折或骨折无明显移位)。

讨论

1.距骨后突骨折累及胫距关节和跟距关节两个关节,少许移位即可造成长期不适,关节对合紊乱和创伤性关节炎。

2.距骨后突骨折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具有挑战,没有高质量X光片,极易与踝关节扭伤混淆。查体有轻度被动跖屈疼痛,高度疑是患者应行CT扫描。

3.单纯距骨后突骨折不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很少见(本研究病例中仅2例是单纯距骨后突骨折)。

4.CT有助于评估距骨后突骨折块的大小,移位程度,有无粉碎,累及关节情况,制定术前计划。

5.作者建议大的距骨后突骨折移位或关节内台阶3mm,应选择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jbzz/1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