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421/u2vf6i8.html
全面照护肺健康!10月14日,22届呼吸周上,70多位来自全国呼吸领域的大咖专家,40多家医药企业等生态圈各方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探索数字化诊疗、药械、介入治疗等领域的呼吸创新方案的应用,以此降低呼吸慢病过早死亡率,提高肺癌五年生存率。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专家们建议,40岁以上的居民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测,尽早干预,延缓疾病恶化,从而改善预后。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共同列作全球四大类慢性病。目前,我国呼吸疾病患者总数过亿,其中20岁以上的慢阻肺病患者接近1亿人,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约万人,儿童和青少年哮喘患者约万人,每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78.1万。对比这些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检查率、低规范治疗率与其产生鲜明的对比,给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严峻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非常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老百姓意识到慢阻肺病、哮喘、呼吸道感染、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呼吸系统疾病的全国、全社会、全民的协同防治的体系,共同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随着数字化诊疗、药械、介入治疗等领域的呼吸创新方案的应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慢阻肺病、哮喘、肺癌、儿童呼吸道感染等难治的呼吸疾病治疗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呼吸疾病领域,治疗方案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就意味着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始终有控制病情、改善病情、甚至治愈的希望,全面照护患者肺健康。

当前,我国有76.8%的重度哮喘患者为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这种炎症效应细胞对哮喘患者的预后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院长表示:“哮喘是一个全周期的疾病,全年都会发生,所以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典型哮喘病人比如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易被漏诊和误诊。目前,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增多,针对轻度、不典型和重度哮喘,有不同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客观检查、肺功能测试,生物标志物等。当前,轻度哮喘主要治疗方案是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吸入激素加上长效β受体激动剂等。而对于重度哮喘的治疗,生物制剂的应用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可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的病情,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儿童相较于成人,体质更敏感,也更容易发生哮喘,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引起哮喘的急性发作,上海交通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洪建国教授表示: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80%到90%是由急性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也在显著上升,且危害不容忽视。全球队列研究显示,如果儿童时期患有重症哮喘,未来发生慢阻肺的机会将增加30倍以上。若儿童哮喘长期不控制,对肺功能的损害则会由可逆性进展成不可逆性。因此,需全面增强儿童的呼吸道免疫,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因为哮喘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规范治疗,基于在维持吸入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识别急性发作的早期征象,可减少后期的不良后果。”

此外,肺癌患者也面临合并呼吸慢病的风险,“癌肺同治”的理念也随之出现。上海交通大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高蓓莉教授介绍:

“将近40%的肺癌患者会合并有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这会影响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早期的筛查和全程管理。相比单纯患肺癌的患者,合并慢阻肺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现在肺癌的治疗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免疫治疗,ADC药物等都可将癌症控制在稳定期,此时要重视对慢阻肺的治疗,比如抗生素控制感染,吸入制剂减少急性加重等,可以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同时,慢阻肺也是引起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慢阻肺患者需要定期做CT检查,提早对肺癌的发现时间,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

本届大会以“全面照护肺健康”为主题,以“让肺呼吸更持久——降低呼吸慢病过早死亡率,提高肺癌五年生存率”为目标,旨在深化产业、技术与资本的融合,建立医、政、产、研一体化的平台,为肺部健康管理未被满足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程规范管理。

本次大会围绕中国呼吸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呼吸系统疾病全病程管理的痛点及解决思路、如何加速创新解决方案落地等话题,设有肺健康高峰论坛主会场,以及创新产业生态论坛、慢阻肺病论坛、支气管哮喘论坛、肺癌论坛、儿童呼吸道感染论坛、基层论坛6大分会场,以期通过全肺领域的广泛覆盖,树立呼吸系统疾病全程规范管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hxsjfx/2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