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患者人血白
—医院住院患者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情况调查与分析 全文字,阅读需要18分20秒 摘要目的: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情况,评价其使用的规范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利用信息化系统调取—年我院住院患者中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及SPSS21.0软件对患者年龄、临床诊断、用药疗程、使用剂量以及用药前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分别进行筛选、统计与分析。结果:—年我院共例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其中年例,年例),涉及33个科室,以胸外科、普外科患者用药量较多;个人日用药量以20-70g居多;用药疗程主要集中在2、3d;大部分患者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符合药品说明书推荐的7类适应证的共例(占25.21%),主要为防治低蛋白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符合UHC指南适应证的有例(占19.17%),用药原因主要为低蛋白血症。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较广泛,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误区,需加强对其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医师应严格掌握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适应证,谨慎用药。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体提取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冰冻血浆,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段沉淀提取白蛋白组分,经超滤或冷冻干燥脱醇、浓缩等工序制得[1]。目前,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量增大,其价格昂贵,临床上对其适应证了解不全,导致临床供求紧张、患者经济负担增大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目前,人血白蛋白已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或规范,因此,加强人血白蛋白使用合理性,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支持,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取-年我院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例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其中年例,年例),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用药疗程、用药前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用药剂量和使用科室等信息。采用Excel及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特点,给出合理化建议。参考药品说明书、医院联合会(theuniversityhospitalconsortium,UHC)《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2](以下简称“UHC指南”),对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 2、结果2.1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 例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例(占57.77%),女性患者例(占42.23%);平均年龄为(66.6±19.3)岁,其中60-75岁患者例(占40.79%),75岁患者例(占30.78%);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总用量为g,平均用量为(79.8±94,4)g;平均用药疗程为(4±4)d。2.2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住院患者的科室分布及用量-年我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范围涉及33个临床科室,用于多学科的各种疾病,以重症肺炎、腹水、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腹腔积液、外科手术术后、肾病综合征、肝功能不全和低蛋白血症等疾病为主。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住院患者例数排序居前10位的科室及用量见表1。2.3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分布例住院患者平均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用量为(79.8±94.4)g,最大日剂量为g,具体使用剂量分布见表2;平均用药疗程为(4±4)d,主要集中于2、31(例,占42.02%),见表3。2.4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前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例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35g/L的共例(占28.04%),见表4。2.5符合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情况例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符合药品说明书推荐的7类适应证的共有例(占25.21%),主要为低蛋白血症的防治(例,占11.9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例,占7.79%),见表5。2.6符合UHC指南适应证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情况例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符合UHC指南适应证的有例(占19.17%),用药原因主要为低蛋白血症(例,占11.94%),见表6。3、讨论通过对—年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涉及各系统疾病,主要用于胸外科、普外科以及泌尿外科,主要用药原因为术后营养支持;患者最大年龄为岁,其中>60岁的患者共例(占71.57%)。 3.1参照2种标准对适应证进行分析将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情况按照药品说明书和UHC指南[2]的相关标准进行合理性分析,根据其推荐适应证,符合要求的分别占25.21%和19.17%。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医师将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例)、高血压患者(例)、贫血及重度贫血患者(例)以及妊娠期待产患者(6例)。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中的禁忌证包括:(1)对血液制品以及人血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2)尚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贫血患者,心功能不全存在心力衰竭患者;(3)肾病综合征;(4)妊娠期妇女或有可能妊娠的女性。若临床治疗需要,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年出现上述禁忌证下用药的情况明显增多,其中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例,用于高血压患者例,用于贫血及重度贫血患者例。在统计中发现,46例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患者患有慢性、急性胰腺炎。根据UHC指南[2]的规定,在非必要情况下,慢性、急性胰腺不推荐使用人血白蛋白。并且,仅用于血清白蛋白水平<15g/L的危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为15~20g/L的患者病情危重也可以酌情使用。根据UHC指南标准,我院例患者中,仅有例(占2.46%)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20g/L)符合要求。比较2种标准评价结果发现,低蛋白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血液透析辅助治疗是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中特有的适应证。但对于低蛋白血症适应证,药品说明书中并未给出用药前具体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范围,临床用药尺度模糊不清,以经验用药,很容易造成药品滥用,加重患者的治疗和经济负担。3.2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我院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使用人群跨度很大,年龄最小的为早产2周内的男性患儿,年龄最大的为岁的老年患者,主要为>60岁的患者(例,占71.56%)。老年人在自身机体功能衰退的情况下,其生理、心理以及药物代谢等将出现常规变化,并伴随多种内分泌疾病的存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应出现概率增大[3]。对于新生儿以及早产儿,主要是以营养的角度考虑,应通过肠外营养或胃肠内营养的形式提供患者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底物,而不是输注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样反应、热原样反应、精神障碍、肾功能损害、喉头水肿、消化道出血和凝血系统的改变等[4-5]。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程度及康复预后密切相关,血清蛋白水平是预后恢复的重要指标[6]。此外,年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有4例为妊娠期患者。目前妊娠期患者临床使用人血白蛋白的安全性尚未验证,可能会导致人血白蛋白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由于人血白蛋白的特殊来源,理论上其仍存在传播病毒性疾病与变异型克雅氏病的风险。因此,对老年和小儿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需要考虑各种安全性因素,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mxhxsj/18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呼吸系统哪些疾病需要行支气管镜检查
- 下一篇文章: 访谈陈荣昌教授探究中国在慢阻肺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