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占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规模,呼吸疾病(包括肺癌)已成为我国第一疾病负担,要实现“健康中国”,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探索不可忽视。基于此,我们对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进行了专访。

1

中国在慢阻肺疾病研究中有哪些贡献?中国特色的慢阻肺防治措施和方法有哪些?

年和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慢阻肺的总体发病率在增加,截至年,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上升到13.7%,有将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正遭受疾病的折磨。在我国,慢阻肺人群特征存在多样性。在社区基层,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早期慢阻肺患者,但由于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专家学者们提出,应当大力推动慢阻肺知晓率,提倡早诊早治的概念。另一方面,到医院诊疗的慢阻肺患者以气流受限III-IV级为主,症状多,频繁急性加重,需要重视个体化的长期维持治疗来最大化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以钟南山、王辰两位院士为首的专家组在慢阻肺领域做了许多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中国慢阻肺研究和防治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中国技术特色,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陈荣昌教授表示,我国的研究者相继开展了中国慢阻肺患病率与危险因素、中国特殊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慢阻肺与生物燃料暴露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证明它是农村地区非吸烟妇女慢阻肺的重要风险到研究有效防控措施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轻中度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这也意味着早期慢阻肺可能是最佳的干预时机,需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xitonga.com/mxhxsj/18354.html